基督和人權——看電影《耶穌受難記》有感
華一
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從《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這部電影中認識了基督。我同時感到了他有血有肉偉大的人性和令人震撼的超凡神性。
不管是反對的也好,贊成的也好,大家都認為《耶穌受難記》基本真實地記錄了耶穌基督一生中最後的12個小時,他在耶路撒冷被猶大出賣、受刑、折磨直到被在十字架上活活釘死。耶穌被猶大出賣給了羅馬人,他默默地束手被擒;羅馬人用鐵鏈綁住耶穌的手腳,把他押往刑場;成群的民眾憤怒的叫罵著,向耶穌扔著石塊,吐著唾沫。
一位基督教領袖如此評論:「我終其一生都在教導和解釋十字架所蘊涵的意義,我仔細研究過十字架的殘暴,但《耶穌受難記》所展示的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殘酷,是我從未體驗過的。電影讓聖經活化在我的生命中,我體驗到了從未體驗過的耶穌的人性,以往我只注意到耶穌的神性,看完影片後,我感到我不再一樣。」
基督生於貧窮,長於微賤,死於羞辱,一生勤勞吃苦,是個屬於社會下層的勞動者。基督一直知道他最終會受盡羞辱和被折磨而死。但他選擇了承受,選擇了在受難時把他的寬容和愛留給人類。導演吉布森似乎是下了決心要讓我們看到一個好人是如何被折磨死的,在兩個小時裡,觀眾沒有喘息的機會。我隨著抽打在基督身上的皮鞭呻吟著,隨著基督流淌的血流著淚。我雖然沒有扛十字架,但卻能感受到十字架的無比沉重。當基督一次次的不堪重負摔倒在地上,我的心也一次又一次被狠狠地重擊。偶爾,影片會閃回到基督的過去:他的兒時,他的成長,和他教導他的弟子的場面。這些場面加上他受折磨的鏡頭,我忍不住在影院裡失聲痛哭。的確是太殘酷了,但這是歷史真相
(It is not pretty, but it is real),也是我們人類無法抹去的恥辱。
耶穌並非因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才偉大的,也並非因為復活才成為神的。但為什麼人們一定要等到他被釘死,死而復活才能真正認識到基督呢?耶穌如果當時選擇誕生於王公貴族之家,人們一定會信的更容易。如果他選擇在被折磨時便大顯神通,也就不會有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一幕。我想他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因為神是無所不能的。也就是說耶穌一生是一種選擇。如果是這樣的話,耶穌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今天,討論誰當年把基督釘上十字架是沒有意義的。我們應該更多地想想今天如何不要再把像基督那樣貌似平凡的好人釘上十字架。當我們每個人在遵循基督精神生活的時候,基督的精神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延續。我們必須認識現代的基督,我們身邊的基督,和孕育著基督精神那樣的平凡人。這要求我們必須尊重每一個人生活的權力,信仰的權力,尤其是他們做好人的權力。這也許是天賦人權的真正含義。
當ABC主持人黛安.索耶問及誰是殺死耶穌元兇的問題時,該片導演吉布森回答說「全人類都有責任,是我們的罪惡打倒了耶穌基督。」
網友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