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使兒童更聰明(二)
俞慧耕
二.
音樂對促進兒童個性品質全面發展的作用
兒童個性品質的初步形成,是從學齡前期開始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個性並不完全是先天的。所謂人的個性,是指一個人比較穩定的,比較經常的心理特徵。其主要表現形式是人的能力和性格。
兒童從三歲到六歲,其行動的獨立性傾向就明顯地出現了,到學齡期則獨立性傾向特別明顯。
這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上的轉折點。一定要有意識地給以足夠的重視。我們通過音樂對不同年齡的兒童給以不同目的的訓練和培養,使他們在德、智、體、美、群諸方面更全面地發展。
在幼兒園時期,我們組織兒童參加簡單的多聲部組合的打擊樂器的學習。就在這簡單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各種樂器的不同功能,如大鼓、小鼓、鈴鼓、木魚、三角鐵等等,其節奏疏密不同、強弱不同、音色不同,孩子們就得在這復雜的節奏組合中,啟用耳朵聽,眼睛看,雙手以及整個身心的動作的協調,又得注意自己應該演奏的聲部。在這樣集體的生活中,給兒童們提出了新的要求,並給予他們以新的興趣。優美、明朗、愉快的節奏音樂,陶冶兒童們活潑、熱情、開朗的性格,促使兒童們心理活動的獨立性和目的性逐步增加。根據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
當他們進入幼兒園大班時,我們在兒童學習器樂之外,給予視唱練耳的訓練。除了一般的單音、音程等訓練,同時進行和弦的訓練,從音樂的感性著手,加強音樂的理論部份。對學習器樂的兒童,不僅要求孩子們耳、眼、手協調敏捷,並在與其他樂器協奏過程中,進行多聲部樂曲的訓練。
(如鋼琴和小提琴的協奏,揚琴和二胡的協奏等等。)
促使他們的反應更靈敏,思維更發達。
當兒童進入學齡期,其心理活動的獨立性和目的性更趨于穩定,對外界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斷增強。這個階段用音樂對兒童們的訓練,則進度也更快,要求也更嚴。這些訓練,只要給以正確的引導,促使孩子們個性品質的發展是迅速的和全面的。因為這些孩子都學習了一種樂器,在學習器樂過程中掌握了各種技能和技巧,並在聽覺上已有豐富的感性儲存。訓練時不僅從單音、音程、和弦著手,並進行和弦的解決,音組、調試音階等訓練,為多聲部聽辯做準備。而視唱、聽寫、聽辯三者是有機的整體,都是同時進行訓練的;還要從理論上說明音程是幾度的,和弦的名稱是什麼,以及它的構成和性質,音程與和弦是如何解決的;還要求掌握一般解決的規律;還要求在指定音上唱指定的音程與和弦;還讓孩子們各唱一個聲部,以培養協調感和協作能力;並要求他們在琴上彈奏。在聽覺的訓練方面則是在老師彈奏一、二遍後就要求他們唱出和弦的音名,說出和弦的性質。從慢到快,最後要求做到快速反應,一直要求做到四聲部和弦連接。在培養聽覺的同時,還有意識地要求他們將聽到的簡單的和弦開始都能寫下來。
通過音樂進行這樣科學的、嚴格的、有規律的訓練,對年輕人的反應的靈敏,注意力的集中,記憶力以及推理和聯想能力的增強,都起到無法估計的作用。
學習音樂的孩子們,不僅在平時要求他們孜孜不倦地刻苦練習,還必須組織各類型的學習演奏會和演出,比賽等活動,以加強其藝術實踐的能力。而每次這些活動的舉行,實質上是加強兒童的社會交往和兒童與周圍人際的關系,以豐富他們的社會聯系。這些聯系不僅開闊兒童眼界,了解人與社會,人與世界的關系,而且形成兒童對周圍世界的態度。這對兒童個性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兒童們的自我意識和道德意識,也就在這些社會交往過程中,在老師和家長的良好教育下,不斷發展成長。
如﹕1984年上半年,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附小和業余音樂小學,為搶救大熊貓舉行義演音樂會。在這次音樂會上,從四歲的孩子開始,一直到附中“紅領巾樂隊”同學們的各種表演,在孩子們心靈深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刻的影響。這次演出,其目的是明確的。在明確的目的指導下,孩子們個個信心百倍地去完成好自己的任務。當電視台將他們演出的音樂會在晚間重新播放時,又結合報導大熊貓的危險境遇,以及世界各國兒童為搶救大熊貓所做的活動。這些,將孩子們的思維從樂器展視到各國,作為親身參與這事的兒童,其記憶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又如﹕1985年初,由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北京樂器廠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北京市首屆兒童鋼琴比賽。報名參加比賽的就有300多名兒童。從四歲開始的幼兒組,一直到九歲的少年組。在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的比賽過程中,不僅使孩子們能相互之間交流精湛的技術,相互學習從容的儀表,以及比賽前的刻苦練習,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比賽時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別人,什麼是正確的態度來對待比賽的優勝和失敗,比賽後又應如何繼續努力,使勝者不驕,敗者不餒。這些,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深切地體會和理解。
在這樣的各類型的演出、比賽等等活動過程中,兒童與兒童之間的社會交往,不知不覺地就引導孩子們的心理從具體形象性向抽象概括性過度,從無目的的不隨意性向隨意性過度。同時,
也促進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和道德意識向良好的方向發展。使兒童們意識到這種活動給國家,給學校(給集體),給自己(給個人)帶來的榮譽。從而使孩子們產生好感、美感、愉快感、光榮感,在行動上就會更自信、自豪,更積極向往上進。這對兒童個性品質的全面發展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