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孩童 (四)
張青
我的《音樂欣賞課》是三年前開設的,是為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的孩子開設的。雖然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陳教授和俞校長隨女兒一家搬到外州而中斷。),但孩子和家長們的確長了不少的見識,在音樂的天地里得到了鍛煉和成長,大家在一起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陳教授和俞校長是中國著名的音樂家和教育家,當我向他們提出能否為孩子們講授一下音樂和音樂欣賞時,我萬萬沒想到這兩位老人竟然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下來。世界上有好人,你能遇到就是福!
陳宗群教授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系的資深教授,一生從事音樂教育,現已快是八十歲的老人了,頭髮早已花白,但還是每日精神抖擻,專心做他的研究,著書。我想正是音樂—這個人類創造的最最美麗的語言、音響,讓他能夠永遠充滿活力,干勁沖天。和他一起講話、聊天,你總是會覺得有一股力量推著你往前走,你想倒都倒不下去。老先生總是對我說﹕“張青,
你的心是透明的,雖然躲不過小人的陷害,但你為你周圍的朋友所做的一切,足已讓天地感動。
”老人的話就是這樣常常鼓勵著我,一個人活著,能為自己做自己想做的、喜歡做的事,是一種福氣。陳教授每一次來我家給孩子們上課,不但要邊唱邊彈,還要邊說邊寫,他訓練孩子們的聽力,絕對音高;他能為每段曲子講出動人的故事;他為孩子輔導鋼琴演奏;他還為孩子、家長寫講義。他常常在鋼琴前又唱又彈又表演,花白的頭髮,滿頭的汗,我們怎會不為他老人家的精神和愛心所感動。還是那句話,我們遇到好人了,一顆心像鑽石一樣的好人,這是我們的福氣。
俞慧耕校長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學的老校長,從60年代開始做了20多年的校長。大陸出來的同胞大概都知道,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其實就是音樂家的搖籃。每年從全國精挑細選的音樂天才在那里先打基礎,然后再送到各個著名的高等音樂學府深造。從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的高才生現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他們精湛的藝術,傲人的成就都和他們的老校長的辛勤教育分不開。名人就是名人,音樂教育家就是音樂教育家,可愛的家長們都爭先恐后地拎著孩子的小手讓俞校長“檢驗”。俞校長長期工作在音樂教育和天才教育的第一線,經驗及其豐富。不僅如此,她還深入民間、社會,對“音樂能否使兒童變得更聰明”這一專題做了大量的考查和研究。在我這個小小的“音樂欣賞課”上,俞校長可一點沒有忽視它。她利用自己休息的時間,把她自己多年積攢的經驗一點一滴地為孩子的家長們寫出來。孩子們跟著陳教授學習音樂,家長們就向俞校長請教交談。他們夫婦二人為我們大家付出太多太多,直到昨天,在電話中,老人還惦記著這些孩子呢!
就算是幫助更多的朋友,征得俞校長的同意,我把她的文章重新整理後,登在《湯本論壇》的《天才兒童》專欄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