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鋼琴家黃曉瑩獲得國際雙鋼琴比賽冠軍
張筱雲
現年二十九歲、任教於奧地利因斯布魯克(Innsbruck)國立音樂學院和慕尼黑國立音樂學院的台灣鋼琴家黃曉瑩,日前獲得目前全世界獎金金額最高的第八屆「詹勒夫(Murray
Dranoff)國際雙鋼琴」比賽冠軍,這項音樂競賽從一九八八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全球雙鋼琴演奏家角逐的最高榮譽,這次共有來自全球各地一百四十對職業鋼琴家參加,先在當地經過篩選,再前往紐約複賽,最後共有十一對有資格在邁阿密進入總決賽,賽程為期六天,這段期間過五關斬六將,通過層層考驗,每一對鋼琴家平均必須彈奏將近四小時的曲目,擠進前四名之後,黃曉瑩來自俄羅斯、匈牙利、埃及的另三對強勁對手,爭奪冠軍寶座,問她當時緊張嗎?黃曉瑩搖頭笑說:「從小到大登台演奏幾乎已成家常便飯,早就習慣了,只是這個比賽時間拖得太長,初選從九月就開始,尤其,指定曲直到比賽前四星期才拿到手上,練習準備時間稍嫌倉促」成績揭曉後,美國音樂經紀公司立刻前來簽約,安排巡迴演奏會,兩年之內,美國聽眾將可以在各大音樂廳聆賞黃曉瑩和她琴伴的精湛演出。
黃曉瑩和她的搭檔是德國鋼琴家奧義勒(Sebastian
Euler)默契十足,這其實並不是他們第一次得獎,幾年前參加義大利委諾拉(Vernona)國際雙鋼琴比賽,也得到冠軍,另外還有ARD國際雙鋼琴大賽亞軍。黃曉瑩生於高雄,五歲開始學琴,從此展現音樂才華,一路接受科班教育,從鹽埕國小音樂班、新興國中音樂班到高雄中學音樂班,順利循序而上,不僅在班上一枝獨秀,參加音樂比賽也難逢敵手,接著,她放棄保送升師大音樂系機會,直接赴歐深造,進入慕尼黑音樂學院就讀,並以驚人的優秀成績,二十四歲就拿到鋼琴演奏家文憑,再加上獨奏音樂會不斷受樂壇肯定。因此,很快被當地音樂學院網羅,畢業不久,便獲教席職位,目前,黃曉瑩分別任教於屬於最年輕的教師之一,校園內,乍看之下,經常分不清她是老師或學生。
黃曉瑩和奧義勒開始合作實際上歷史並不長,之前,兩人並不認識,分別在鋼琴獨奏的領域上各有一片天地,經常在歐洲各國巡迴登台演出。一年前,透過共同的朋友,即慕尼黑音樂學院專任教授孟羅葛浮伊塢斯(Mrongovius)才有了第一次接觸。孟教授無意間發現,黃曉瑩和奧義勒的音質、音色、力道、詮釋方式十分相近,便建議他們嘗試雙鋼琴演奏,沒想到果然一拍即合,兩人在音樂上的默契天衣無縫,初試身手,立刻綻放光芒,在義大利音樂大賽中以壓倒性優異成績奪魁,雖然不久前以零點一分的些微差距飲恨,痛失國際聞名的慕尼黑ARD國際雙鋼琴大賽冠軍寶座,但仍受樂評家看好。從此,演奏會一站又一站、一國接一國,電台、灌錄CD邀約不斷,樂壇開始注意這對耀眼的雙鋼琴演奏家。最重要的是,黃曉瑩和奧義勒都樂此不疲,認為雙鋼琴比一個人單獨苦練有意思,尤其,它比獨奏更具挑戰性。黃曉瑩表示,雙鋼琴演奏和獨奏在表現技巧上迥然不同,雙鋼琴像兩個不同的管絃樂團湊在一起,最終目標是如何讓兩架鋼琴、兩個不同個體達到一個鼻孔出氣、同步呼吸,甚至,合而為一體境界,出自這份有志一同的熱愛,難怪演奏會現場聽眾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樂在其中的喜悅。今年十月十五日,黃曉瑩和奧義勒將應台北市立交情之邀,於蕭茲紀念音樂會中,在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演奏,屆時,台灣聽眾有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