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馬模式對世界的驚人影響力(4)
朱易
沃爾馬模式對商業經營和商業教育的第四個沖擊是,沃爾馬壓低了美國物價水準,使零售業長盛不衰,成為美國經濟的支柱。
沃爾馬的天天低價政策所產生的效應,為美國的低通貨膨脹作出了貢獻,專家認為,美國1995年到1999年的生產率的提高有八分之一是來自沃爾馬。華倫巴菲認為沃爾馬給美國民眾的好處每年至少在一百億美元以上。
沃爾馬模式對商業經營和商業教育的第五個沖擊是,沃爾馬證明了大公司的經營管理結構可以象小公司一樣簡單和低成本。
董事會、管理環節和龐大的行政人員是大公司必不可少的,但沃爾馬不喜歡這些。他盡量親自到店面去現場處理事情,避免公文旅行。沃爾馬股票上市後,他拒絕學其它公司,設立媒體攻關部門,同時人事部門也沒有擴大,只由一位付總裁兼任人事主管。沃爾馬的管理層的經費包括董事局成員的費用,一直被限制在總銷售的2%之內。在沃爾頓時代,沃爾馬的管理結構,簡直就是一個小公司的結構,簡單、直接,沒有其它公司可以用這種小公司管理結構來經營一個快速成長的公司。這點讓經營專家十分驚奇。
第六個沖擊是,零售業代替製造業成為美國經濟的象征。而經營管理學者也把研究重點之一放在“賣便宜貨”的學說上。
沃爾馬一年的營業額高達二千四百四十億元,把無數的競爭對手逐出市場,所剩的也被它壓迫得喘不過氣來,更不必說它超越大型製造業如通用電器.通用汽車而成為全球營業額第一的大公司。如今美國的管理教科書中企業案例的首選已從昔日的通用汽車轉移到了沃爾馬上。專門研究沃爾馬的案例教本,甚至成為全世界各個商學院的必讀教材,成了暢銷書。
這些課本或案例分析,涉及的面甚廣,內容包括有關沃爾頓是如何不假律師之手直接與勞工談判解決勞資糾紛,把工會拒之沃爾馬門外的故事,有詳細介紹沃爾馬信息中心系統的建立運作和它所起的作用的案例等等。每一件事看似平凡,但其手法都出乎行家的意料之外,讓學生和老師驚嘆不己。
如今在商學院學習的學生,大部分是與沃爾馬一同長大的,他們從小就跟著父母上沃爾馬買東西,如今仔細研究沃爾馬倒是別有一番感覺。畢竟許多事是他們的親身經歷。這些案例雖然形形色色,結論各異,但他們都同意這一點,就是“成本是王”。而沃爾馬就是靠控制成本,做到了”天天都有價值高價格低的商品出售“的神話。
最後一個沖擊是,沃爾馬完全改變了社區的商業環境和社區人文環境。
凡有沃爾馬進駐的社區,許多零售小店者只好關門大吉。其中有不乏是構成小鎮文化的特色小店,比如小書店,客人可以飲咖啡讀書與幾位知己聊天。但隨著沃爾馬的全國開花,優雅的小鎮購物文化被大型擁擠的都市吵雜所取代,這一點令老年人憤憤不平。如今許多小鎮已不再有那休閑式的購物文化,社區風貌也隨之改變。
原刊登于《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03年17,18期合刊(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