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下)
朱易
五、拉丁美洲經濟失敗的啟示
對文化學者而言,研究文化對經濟的作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解釋拉丁美洲的失敗。
拉丁美洲也曾出現過“拉丁美洲的亞洲虎”哥倫比亞,“拉丁美洲的矽谷”哥斯達里加,巴西也曾擺出過挑戰美國經濟的架勢。不過如今留下的卻是不可救藥的經濟狀態和學者們無休止的討論。
西方學者一向認為西方民主制度是市場經濟成功的保證,但拉丁美洲已經西化,最後連經濟體制也照搬西方,加上其宗教背景是天主教,故按理即使經濟上無法達到發達水平,至少也應該是達到亞洲虎的程度才行。但事實并非如此。如果說文化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那麼拉丁美洲的失敗正好動搖了這種觀點的基礎。
Carlos
Alberto Montaner(6)列出了幾種流行的有關拉丁美洲失敗的原因。在十九世紀初,人們認為是天主教的文化造成生產力低下,二十世紀初,則將責任推到貧富不均和財富分配不均上,再來,責任則轉到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經濟侵略上。三.四十年代,
責任轉到了當地政府的軟弱上,而隨之而來的民營化的失敗,也被認為是一個原因。
Montaner認為以上的每一個原因盡管有一定的道理,但卻不是真正的全部原因。他認為從五十年代仍然落後于拉丁美洲的一些亞洲小國,如今超越了拉丁美洲的這個事實,可以找到根本的原因。
Montaner認為應該為拉丁美洲失敗負起責任的是當地的“精英分子。這些精英包括政治家.軍事家.商人.文員.知識分子.左派分子,這些人主導了拉丁美洲的社會思潮和文化,他們的行為表達了拉丁美洲的價值觀,態度和意識形態,因此,不是少數人,而是多數人組成的精英團體在經濟文化上的誤解,造成了拉丁美洲的經濟失敗。因此,他認為只有改變精英分子,使他們成為人類進步的力量,拉丁美洲的繁榮才會到來。
六、後現代主義的挑戰
王治河(7)指出,在當代西方,隨著現代性弊端的日益暴露,以挑戰現代性為旨的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也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應用後現代的思想方法,對傳統的經濟理論提出挑戰和質疑。他以
John B Cobb Jr.的後現代生態經濟理論為例,指出後現代所強調的“每一現實的實在都是存在于其它實在中”的觀點,對傳統的經濟理論提出了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對人性概念.自由貿易概念,經濟增長觀念.全球化觀念,可持續概念和中心化觀念,而這些正是傳統上認為對經濟發展起正面促進作用的文化因素。
後現代重新對這些概念進行審視,必將對文化學者在有關文化與經濟關係的討論產生一種沖擊。例如王志河在提到後現代對人性概念的挑戰時指出,Cobb認為,人們彼此之間是內在相關的,因此人的存在和人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在經濟發展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這種從關係的角度來闡釋經濟發展理論的嘗試,無疑使得文化與經濟發展的討論有了進一步的深化。
原刊登于《文景》(上海)
注﹕
(6)
Carlos Alberto Montaner, Culture and the Behavior of Elites in Latin
America, Culture Matters, Basic Books, 2000.
(7) 王治河,走向後現代生態經濟, 世界經濟論壇, 2000年第五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