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伯利麥酒Kimberley
Ales
呂鴻賓
朱若絲(女士?)在七月五日的人間副刊發表了一篇短文,介紹「Kim」的意義和相關資訊,文章雖短,卻頗為有趣,因為和我自己的經驗有些關聯。
話說2002年八月底,我獨自一人遠赴英國探訪知名的啤酒館,行程總共有十二天,但我並沒有規劃完善的行程表,除了幾個必訪的啤酒館外,多出來的幾天任由隨興所至,走到哪裡,看到哪裡。英國百年歷史的啤酒館實在太多,假如一定要按圖索驥,六七萬家的啤酒館一輩子也看不完,隨興所至的走法,正好符合啤酒頑皮不拘的個性,再怎麼方便往來的地方,仍然需要時間配合才能玩得盡興,所以,何苦非得堅持怎麼樣做才是對的!
我的第一個目標是拜訪聖奧班市的「真麥酒運動組織」(CAMRA-Campaign for Real
Ale),從倫敦查靈十字車站(Charing Cross Rail
Station)搭乘「泰晤士聯線」(Thameslink)的班車,大約四十分鐘抵達,再走三十分鐘的路程,便來到「真麥酒運動組織」的總部。Mr.
Iain Loe已經在辦公室等我,我們談了四十分鐘的話之後,我按照來的路線回到倫敦的旅館「大理石門」(Marble Arch Inn)。
第二天清晨八點鐘不到,我已經來到肯特郡史瓦爾縣(Borough of Swale)的「費佛夏姆鎮」(Faversham),參加第十二屆的「費佛夏姆啤酒花節」(Faversham
Hop Festival),下午二點鐘我又來到下一站,著名的坎特伯利市(City of Canterbury),當晚在市中心的「朝聖者客棧」(The
Pilgrims Hotel)過夜。
第三天的行程是原先沒有排的,於是我從坎特伯利的西站(West
Station)搭乘火車,來到下一站的阿許福特市(Ashford),找到知名的「肯特人啤酒館」(Man of
Kent),拍了些照片後我臨時決定前往著名的海濱城市多佛(Dover),想一窺「邱吉爾飯店」(Churchill
Hotel)的芳容,假如條件許可,住上一夜未嘗不可,可惜我沒有福氣在這家著名旅館待上一晚,臨時找到一家簡陋的B&B,就打發掉一個晚上。幸而及時發現味美價廉的「白馬啤酒館」(The
White Horse),飽餐一頓,多佛之旅總算沒有虧待自己。
結束肯特之旅後,原本想一路直達東部的劍橋郡(Cambridgeshire),看看能否見識到傳統的「啤酒花乾燥屋」(Oast
House),一想到下面行程中的諾丁罕,距離劍橋很遠,要換三趟車才能到達,太耗時間,便捨棄了東部之行,直接從倫敦殺到諾丁罕,抵達時才下午二點鐘,還有很多時間可以仔細品嚐諾丁罕正典的英國風情。
諾丁罕是英國「東密德蘭」(East
Midlands)地區最大的城市,以「羅賓漢的故鄉」(Robin Hood)享譽國際,但對我而言,探訪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啤酒館「耶路撒冷之路」(Ye
Olde Trip To
Jerusalem),才是讓我千里迢迢,不辭辛勞的主因。我事前並不知道供應啤酒給「耶路撒冷之路」的啤酒廠是誰,直到進入啤酒館,看到目錄,才知道他們賣的啤酒叫「慶伯利麥酒」(Kimberley
Ales)。然而,Kimberley又在哪裡呢?
我在諾丁罕過了一個晚上,次日又馬不停蹄的南下越過德比市(Derby),來到素有「英國傳統釀酒中心」(British
traditional brewing center)之稱的波頓(Burton-on-Trent),準備探訪著名的「巴斯啤酒博物館」(Bass
Museum of Brewing Heritage)。我循著川特河,找到知名的「波頓橋」(Burton
Bridge),和橋畔的「波頓橋啤酒廠」(Burton Bridge
Brewery),看到「波頓橋啤酒廠」的商標是一隻狐狸和一隻鵝的組合。我從波頓橋的這一端走到另一端的終點時,看到那頭的山壁上刻著幾個字--Kimberley
Ales和啤酒廣告。二天內我連續在諾丁罕和波頓和Kimberley Ales萍水相逢,祇是機緣?
回台後我發了封e-mail,向Mr.
Loe請教Kimberley麥酒是哪家啤酒廠製造的?Mr. Loe告訴我那家啤酒公司叫「哈第斯和漢笙啤酒公司」(Hardys and Hansons
Plc),是英國「家庭啤酒廠協會」(Independent Family Brewers of Britain)的會員。
「哈第斯和漢笙啤酒公司」的故事開始於1832年諾丁罕郡(Nottinghamshire)的小鎮慶伯利,因為這裡有豐富的礦石,採礦的生意興隆,加上此地的水質不錯,使得在此經營啤酒廠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撒謬爾。羅賓森(Samuel
Robinson)將哈第街的一家麵包店改裝成啤酒廠,開啟了諾丁罕郡啤酒廠的先河。1846年,史提芬。漢笙(Stephen
Hanson)在撒謬爾啤酒廠的對面,也開了家啤酒廠。
十年後的1857年,兩位積極的啤酒經銷商兄弟威廉和托瑪斯哈第(William
and Thomas
Hardy),把撒謬爾的啤酒廠買下來,自己經營。1870年,為了搶佔啤酒市場,史提芬。漢笙啤酒廠和托瑪斯哈第合併,變成「托瑪斯哈第和史提芬漢笙啤酒館公司」(Thomas
Hardy and Stephen Hanson)。1930年,經過六十個年頭的啤酒市場經驗,「哈第斯和漢笙啤酒公司」(Hardys &
Hansons Plc)終於誕生,並正式以「慶伯利麥酒」(Kimberley Ales)品牌在東密德蘭地區行銷。
「哈第斯和漢笙啤酒公司」直接經營的啤酒館在二百五十家以上,是東密德蘭地區歷史最悠久,營業規模最大的啤酒公司。該公司經營的啤酒館中,以諾丁罕市中心的「耶路撒冷之路」最為知名,早已成為該市首屈一指的著名地標。慶伯利並非虛構的名稱,而是確有其地,就在諾丁罕郡Broxtowe的「東森」(Eastwood)地區內。
旅行為何如此迷人?看這一段經驗不就充滿了知性的樂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