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與權貴資本
少不丁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VC)在中國始于90年代中,揚名于1998年,風風火火于1999年,却于2000年因Dot
COM崩潰而大多數的項目成了夾生飯。投資者和經營者做得實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中國的風險投資,經歷了科技股市崩盤,世界經濟衰退和中國加入WTO,正在進行自我調整。
關于未來幾年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本人有幾點矛盾而合乎邏輯的看法。
相信你也聽說,美國的風險投資的最初起源是美國黑社會的資金需要洗錢,而對科技産業投資則相對于傳統産業較容易逃脫政府法例的監管。
在中國,所對應的是權貴資本。美國的是黑錢,中國的是藍黑/灰黑的錢。本質上來講,兩者無區別。
立論1:權貴資本不會成爲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主要來源。
理由:權貴資本背靠毫無制約的權勢和國家專政機器,十幾年來一直能輕而易舉地獲得高利潤低風險的生意。VC號稱是“高利潤高風險”,但在中國,“高風險”是一定的,“高利潤”却是很不確定的。所以犯不著舍易取難,去投資VC。
立論2:權貴資本將會成爲VC的資金來源/主要來源。
理由:
隨著WTO的各個相關法例和項目相繼實踐,越來越多的外國資金和項目流入中國。他們除了要面對現在媒體常談到的種種問題和困難外,還要在市場上面對權貴資本的競爭。外國資本却很難成爲權貴資本,因爲如果要象中國的權貴資本那樣明目張膽地進行賄賂和勾結權勢,很容易受到本國政府的指控和懲罰。比如說美國公司,在海外進行非法行爲,如賄賂、違法美國勞工法規,不公平競爭和欺詐等等,都會受到美國政府和美國民間團體的指控;即使有時美國政府出于其認爲的國家利益(如石油生意),對有關非法行爲只眼開只眼閉。然而,還有很多同業資本在看著呢。
因而,外國資本將會加强對“黨和政府”施加壓力,要其加强公平市場法規的制訂和實施。“黨和政府”將會屈從于這些壓力。
只需稍稍綜合分析,而不是僅僅根據技術性的經濟學觀點,就可以知道,在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的大形勢下,“黨和政府”的“穩定”(“穩定壓倒一切”的穩定)統治是基于持續的經濟增長,而這增長,越來越依靠外國資本源源不斷的輸血。所以,“黨和政府”將會屈從于這些壓力。
權貴資本將越來越吃不開。爲了開拓新的高利潤投資渠道和洗乾淨其藍黑/灰黑的背景,權貴資本將會大舉進入VC。
而且,從中央到地方的“黨和政府”,即使知道資金的背景不太乾淨,多數會只眼開只眼閉:既能促進當地經濟增長和科技産業發展,往自己面上貼金,何樂而不爲?
世事無常,你相信VC的歷史往哪個方向走呢? |